林毅夫我为什么常常说自己不会得诺贝尔奖
2018-11-05 10:12:39
  • 0
  • 1
  • 0

林毅夫我为什么常常说自己不会得诺贝尔奖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林毅夫:我为什么常常说自己不会得诺贝尔奖?

“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9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北大博雅讲坛第72期《南南合作机制与中国企业机遇》活动现场的提问环节这样说道。

当时,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尚未揭晓。环顾国内,林毅夫曾被认为是呼声最高的诺奖有力竞争者。在9月活动的问答环节,现场主持人、原凤凰卫视节目总策划阿忆提问:您的导师是舒尔茨,是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您这套理论能不能也像他一样得诺贝尔奖?

其实,早在今年4月,林毅夫接受搜狐采访时,就提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话题。林毅夫直言,我相信新结构经济学应该得诺奖,新结构经济学衍生出来的很多领域也该得诺奖,比如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潮涌理论、超越凯恩斯主义等等,这些方面的理论贡献都是原创的,而且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解决发展中遭遇的问题。但是诺奖的评审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首先由诺奖委员会邀请大约1500名在国际经济学界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做推荐人,经过投票选举,连续几年进入前五名才有机会。所以中国经济学家要得诺奖,首先要发大量文章,被主流经济学界所了解和接受,这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经济学家经过一、两代人的共同努力。

在9月25日的问答环节,林毅夫再次详细阐述了诺奖的问题。下面为林毅夫回答原文。

林毅夫回答提问

林毅夫:我常常说我不会得诺贝尔奖,因为我知道诺贝尔奖现在的选举规则。基本上是由瑞典的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发出1500封推荐信,邀请1500个人推荐。推荐里面包含几种人,第一,北欧四国现有经济相关院校的正教授。第二,已经得了诺贝尔奖的人。第三,现在在国际上各个领域的领头学者。

我了解到这1500人当中,有一半的人会推荐自己,基本就是750票了,另外750票当中会非常分散,相对集中的大概也就十几票,不到二十票,然后从连续几轮都得到十几票、二十票的人当中挑选五个人,再仔细看他们的贡献是什么,最后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来做一个推荐。那么这相对集中的二十几个人,都是谁推荐的?大部分是那些人的学生。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学家当然也有不少人有机会被推荐,但只有一两票,是不能进入的,如果你真想拿诺贝尔奖的话,还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可以进入那1500人名单当中的学生,也就是说,你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在国际上领先的学者。

但是我们知道,现在按照西方主流理论写文章容易发表,但是你也很难进入到前面四十位,因为你是按照人家的理论来写,你可能发表很多,但是你不会变成领头的。如果你不按照他的理论,而是按照我的理论来写,是跟他们现有理论抵触的。现在主流杂志的评审人,都是按现有主流理论来看,他老是给你挑刺,所以你就不能发表。

所以我的学生如果按照我的方式来写,不太容易发表,即使能够发表,我什么时候能够培养出五十个人?所以我在1995年《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认为这是我们研究经济学的方向,研究本土问题,用规范方法,写出来的成果,就是对经济学添砖加瓦的知识,就是推动人类对社会经济现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理论,应该就是前沿的理论,就是国际化的成果。

我也曾经在1995年的那篇文章讲,21世纪会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21世纪会是经济学大师辈出的世纪,我当时的看法是,从亚当?斯密以后,世界上经济学大师的产生是相对集中的。比如从亚当?斯密一直到第二次大战之前,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不是英国人,就是在英国工作的外国人,其他地方有,但是很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美国人就是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

为什么会出现时空的相对集中呢?因为经济学的理论,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观察的一套简单逻辑,来说明这个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而且理论应该是越简单越好,既然理论是越简单越好,你怎么能够说哪个理论是伟大的贡献,哪个理论不是伟大的贡献?你不能从逻辑上来比较,实际上是根据你所解释的现象的重要性,现象重要,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贡献就大。那什么叫重要现象呢?发生在重要国家的现象就是重要的现象。

林毅夫著作《新结构经济学》

我们知道从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的中心在英国,因此英国的现象就是最重要的现象,解释那些现象的经济学家就是经济学大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所以一段时间之后,美国是世界的经济中心,解释美国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家,当中做出贡献的就是世界经济学大师。

我们知道21世纪到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一定会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发生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一定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一定是做出最大贡献的理论,提出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就会变成经济学大师。但是到你能够进入诺奖评审委员会的那1500个人,可能需要一到两代人的时间。

所以我倒觉得年轻学者,如果能够沿着我前面所讲的本土化思路研究本土问题,而且用初生婴儿的眼光看问题,不用任何现有的,不管是亚当?斯密、马歇尔,还是凯恩斯、哈耶克的理论,而是自己看这种现象,了解这种现象,把它背后的理论总结出来,这样的理论就是对经济学发展真正做出贡献的理论。也许经过一代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越来越高,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中国现象的文章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很可能就会有人得到诺贝尔奖,但那就是我的学生,或者是我的学生的学生的事了。

林毅夫成就:

1980年,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访问北大。林毅夫因兼具经济学专业基础和英文功底,被推荐担任舒尔茨的随行翻译。在与舒尔茨的接触中,林毅夫获得了舒尔茨的欣赏。舒尔茨回国之后邀请林毅夫到美国读博士,并为他提供全额奖学金。

1982年,林毅夫来到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他用4年时间拿到了别人要用5—7年才能拿到的博士学位,而后,又辗转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1987年,林毅夫完成耶鲁大学博士后的研究,毅然带着妻子和儿女回到北京,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

林毅夫、陈云英夫妇芝加哥大学故地重游

2012年从世界银行卸任后,林毅夫提出新结构经济学,引发诸多谈论。在其2014年出版的《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一书中,林毅夫这样介绍他的理论——为什么叫“新结构经济学”呢?我是主张用新古典的方法去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决定因素,也就是研究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经济结构以及结构不断演变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简单来说,结构主义是从市场失灵来解释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产业结构的差异,新结构经济学则是从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来解释。

林毅夫著作《超越发展援助——在一个多级世界中重构发展合作新理念》

(采编/观察者网 温刚)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