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评制点评河南竹林镇坚持30年三评创奇迹
2018-04-13 02:09:52
  • 0
  • 3
  • 0

普评制点评河南竹林镇坚持30年三评创奇迹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竹林30年坚持“三评”制度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科学发展纪实

2014-02-22 00:00:00 河南日报记者 徐建勋 杨凌 何可

2月18日,雪后初晴。明媚的阳光下,巩义竹林镇成片的红瓦房映着皑皑的白雪,分外美丽。房檐上滴落的雪水,滴滴答答响成一片,由远及近汇成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从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到如今的明星镇,竹林在3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全镇完成社会总产值50亿元,比1983年增长2500余倍;向国家纳税2.3亿元,财政收入6900万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上千倍;人均收入由1983年的87元跃升到26000元,增长320多倍。

明星镇竹林还拥有一系列“明星”称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30多项,曾先后迎来三任党的总书记亲临视察。

是什么造就了科学发展的“竹林传奇”?是什么支撑竹林始终稳健地走在康庄大道上?

“竹林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一条重要经验是:坚持30年开展‘三评’活动,充分发扬民主,吸纳群众意见,汇聚群众智慧,接受群众监督,按群众意愿和要求解决问题、干事创业,走出了一条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发展之路。”镇党委书记赵明恩说。

以“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为主要内容的“三评”制度历经完善,最终成为竹林坚守30年的“传家宝”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竹林还是一个穷山村。

穷则思变,不少能人开始走上办企业、做生意致富的道路。看到村里有人致富,不少村干部也动心了,有3个支委只顾自己办企业,8个生产队干部忙着自己做小生意。严重的时候,甚至村里的党员会、支部会都开不起来,更别提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了。

面对这一困境,1983年七一前夕,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赵明恩和党支部副书记李书转,召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讨论竹林的出路。会议亲历者李虎山今年已经80多岁了,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那次会上,大家讨论得很激烈,原打算开三天的会一下子开了七天七夜。”

大家对只顾自己发财,丢下群众不管的干部提出了批评,会议集中群众提出的72条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三项决议:只顾个人富不能当干部,当干部就绝不能只顾个人;党员干部要集中精力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党支部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思想道德建设。

以“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为主要内容的“三评”制度由此发轫,后历经完善,最终成为竹林坚守30年的“传家宝”。

“三评”每年两次,活动中,党员向群众代表述职,让群众评议;党委、支部及其成员向全体党员干部述职,让大家评议。群众评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对党员干部提意见鼓励指名道姓,毫无保留。党员干部对照检查向群众反馈,作出落实整改计划。支部和党委归纳党员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建议,列入下一步工作目标。

“三评”内容很广。从关系竹林发展的重大决策,到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从解决涉及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到分给群众的物资的数量、质量;从党委成员、支部委员遵纪守法表现、决策水平,到个别党员干部占小便宜,开会迟到、打瞌睡,等等。

竹林镇牛师兄公司是家养殖企业。在2008年的“三评”活动中,群众提出:公司的养殖业污染环境,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蒋志民立即上马沼气工程。2010年,沼气池建成,环境污染问题彻底解决,动物粪制成的沼气还可供周边数百户居民使用。

多年来,竹林通过“三评”收集的上万条意见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赵明恩说:“‘三评’是一面镜子,每个党员干部表现啥样,我们工作做得怎样,照得一清二楚。”

“三评”评出了好党风,架起了“连心桥”,竹林的党员干部真正成了群众信服的贴心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当党员像党员,当干部像干部。”这是竹林镇家喻户晓的一句话。

“你得干出来实实在在的事儿,让大家看在眼里,才对得起党员的称号。要不然评的时候你就没有东西说。”镇西街居委会第4居民组老党员刘茂竹告诉记者,“群众拿起笔,优秀、合格、不合格三项,给你划拉哪个就是哪个。在竹林,哪敢有不像样的党员!”

“三评”评出了群众心目中的党员干部标准。每次“三评”,群众的批评都非常尖锐。群众提出,办事不公、手脚不廉、作风不实、对父母不孝的,沾上一条都不是合格党员干部;无故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也不是合格党员。有个党员酒后将施工的挖掘机玻璃砸烂,“三评”中被党员大会评为不合格党员,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在群众监督之下,竹林的党员不断接受洗礼,素质不断增强。“通过‘三评’,正气‘占领’了竹林阵地,在这种环境中,党员干部只能是操真心,负全责。”镇东街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郑丽萍说。

2月19日,雪后初晴的竹林茶庵古官道分外宁静,在它旁边,一条平整结实的水泥路顺着山势蜿蜒前行,与繁忙的310国道、南部山区旅游通道连接在一起。“想了多少年,终于路通了!再也不用发愁下雨上不成街,孩子上学家长背。”老党员张长安感慨地说。

郑丽萍回忆,当初行政区划调整,原孙寨村划归竹林镇,村道还是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第一次参加“三评”活动,群众就向镇党委提出修路的要求,“毕竟修路要花大钱,大家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成不成,心里没谱”。

群众意见提出不久,挖掘机隆隆的轰鸣声就打破了小村庄的宁静,在大家的注目下,一条全长4.5公里的双向水泥路很快建成,彻底解决了出行难问题。

通过“三评”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就是镇党委最紧迫要做的。

竹林十年九旱,连人畜用水都不能满足,缺水长期以来是制约竹林发展的瓶颈,“三评”活动中,水的问题屡屡被提及。

从1987年到1995年,竹林请来技术人员,先后打了十几眼水井,但是打出来的水根本不能满足需要;1996年,竹林一度引来附近地下水,谁知不久后水源也枯竭了。但是,竹林人与水的奋争并没有停歇。2003年11月28日,在省市领导的支持下,投资上亿元的“引黄入竹”工程竣工,黄河水经过32公里管道四级提灌,流入竹林万吨水厂,竹林彻底告别了用水难题。

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30年扎实有效的“三评”活动,评出了好党风,架起了“连心桥”,竹林的党员干部真正成了群众信服的贴心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紧扣时代脉搏赋予“三评”新的内涵,用评优激励先进,以示范带动整体,带动了全镇向善、向上、和谐

2月19日,时近晌午,忙活了半天的张粉娥陪着婆婆出来晒太阳,路过的邻居们纷纷和这位远近闻名的“好媳妇”打招呼。

石鼓街党员张粉娥是竹林出了名的孝敬老人模范,婆婆有病住院,她为婆婆输血,平时照顾老人细心周到,连续多年被评为“好媳妇”。竹林镇党委结合农村实际,把弘扬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三评”,树立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孝敬老人的好典型。

“三评十好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更多的是约束党员行为,现在是要求带领大家科学发展。标兵也增加了‘好少年’、‘好家庭’,今后还会增加更多新的内容。”老党员李治业说。

如今,竹林每年年终都要评出“十好”——好党员、好团员、好干部、好职工、好居民、好民兵、好少年、好夫妻、好媳妇、好家庭。“十好”标兵评出后,披红戴花,隆重表彰。开会表彰后,镇领导还要带领干部群众到“好媳妇”标兵的娘家送喜报,乐队、彩车和人流浩浩荡荡,获奖者备感光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赵寨小区的张桂芬被评为“好媳妇”,嫂子连芬兰思量自己不能和弟媳有太大差距,竞相孝顺公婆,在处理家庭关系上二人有商有量、有敬有让,远近传为佳话。

2012年以来,每逢重阳节,竹林都在长寿山举行“孝老敬亲”活动,80岁以上的老人乘花车、坐花轿,在孝拜台接受晚辈的叩拜大礼,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用评优激励先进,以示范带动整体,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弘扬了社会正气。“十好”评选的过程,成为竹林百姓对照先进找不足,向先进看齐自我教育的过程。

赵明恩说,坚守党的群众路线,也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竹林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紧扣时代脉搏,赋予‘三评’新的内涵,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向善、向上、和谐。”

30年持之以恒的“三评”活动,竹林逐步形成了“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的十八字“竹林精神”,成就了令人惊叹的“竹林传奇”

在新坛花苑小区,居民孙铁妮说起搬进新家的好处如数家珍:“道路平,路灯亮,家里用上了冲水马桶,出门还能锻炼身体,孩子上学也方便……”搬进四室两厅两卫的新楼房,她非常满足:“过去是村民,现在是镇民,俺农民也过上了城市生活。”

“两端青山绿茫茫,中间白墙红瓦房,庭院个个赛花园,幸福就在竹林藏。”如今,在城乡一体化道路上,竹林人早已过上了大城市人羡慕的“田园+都市”的生活。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竹林前行的道路上同样有着险滩急流,回顾竹林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竹林党委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用“三评”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推动竹林实现了科学发展。

——“三评”决定了竹林走共同富裕之路。1983年的七天七夜会议,群众对每个党员干部进行深刻剖析,对党支部进行认真评议,最终形成了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共识,也成为竹林人命运的转折点。

——“三评”解决了竹林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1986年,竹林“林场会议”确定“三借方针”,借人、借钱、借技术发展,明确了竹林以厂带村、以工促农、以科技促发展的新思路。1992年,竹林“翱翔会议”确定借鉴国外经验,采取重点投入、负债经营的办法,高起点、高投入、高速度建设一批高科技新项目,当年,竹林一口气新上8个项目,催生了竹林众生、竹林庆州等一大批新型企业。

——“三评”促进竹林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1994年11月,省委决策竹林并村建镇,竹林镇大发展的基础由此奠定。1999年,太龙药业成功上市,一次性融资两个多亿,实现了由产品经营向资本运作的转变。同时及时抢抓机遇,对其他几家企业进行改制,企业轻装上阵,从此步入发展快车道。2008年开发长寿山,发展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推进。

——“三评”促进了民生改善,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了百姓。镇党委根据群众建议,先后投资6亿元完善了城镇道路网络,实现了户户通硬化路;建起了设备齐全的卫生院,减费让所有群众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兴建了中学、小学、幼儿园,免除学生一切费用;先后建造庭院1300座,家属楼60多栋,人均达到56平方米;承担孤寡老人的一切赡养费用,对没有工作能力的病、残、弱等弱势群体定期发放生活补助……

30年持之以恒的“三评”活动,让竹林拥有了一大批可亲可学的好典型,逐步形成了“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的十八字“竹林精神”,共同支撑起新竹林的崛起,成就了令人惊叹的“竹林传奇”:原先只有1个耐火材料小厂的穷村,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82家工商企业、一家上市公司,产品横跨10多个行业、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强镇。

“竹林的崛起,是全镇人民同心协力打造的结果。”谈起下一步发展,赵明恩雄心勃勃地表示,“十二五”期间,竹林将继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富强、文明、平安、美丽的新竹林!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