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贫民窟的民国小西施董竹君的传奇
2019-04-14 16:57:38
  • 0
  • 2
  • 0

出身贫民窟的民国小西施董竹君的传奇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王南方 今天 10:37

出身贫民窟的“民国小西施”,后半生竟成了众人瞩目的上海女王(组图)

锦江饭店,是上海最富盛名、独具特色的五星级饭店。开业至今已接待过5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众多的商贾巨富。

锦江饭店有着七十多年的历史,当年上海滩的黑帮老大黄金荣和杜月笙都是饭店的常客,连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都对锦江饭店念念不忘。现在很多人都不了解,锦江饭店的历史,更不会想到它的创始人是一位出身贫民窟的奇女子!她就是民国人称“小西施”的董竹君。

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民窟,父亲靠拉黄包车为生,母亲勤俭能干,所以尽管家中贫困,仍然将她送到私塾念书。但是没想到,父亲得了伤寒症,身体直落千丈,被逼无奈,她只好中途辍学。12岁的时候,她被押在青楼为卖唱女。两年后,董竹君已经出落得花容月貌,追求她的人多了起来,但是董竹君不为所动。她知道青楼不是久留之地,她准备寻找机会离开。正巧这时候结识了在青楼掩护革命活动的革命党人夏之时。夏之时年轻有为,24岁的他已经当上了四川省的副都督。夏之时也看中了这个出淤泥不染的董竹君,甚至经常告诉她要多读书。

后来夏之时提出帮她赎身,但是董竹君却拒绝了。她不愿自己成为夏之时花钱赎的一个物件!于是她装病只身逃出了青楼,跟随夏之时前往日本留学。董竹君是个聪慧的女子,要求平等自爱,她向夏之时提出三个条件:我年纪小,你要送我去读书;要明媒正娶,绝不做偏房;回国后组织家庭,你主外,我主内。到了日本后,夏之时果然履行诺言,让董竹君入读东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

1915年,夏之时奉命回四川,临行前,夏之时交给她一把枪,叫她防贼。若是做了对不起他的事,则用它自杀。还特地召来在上海读书的四弟监视董竹君,防止董竹君获得自由红杏出墙。1917年,董竹君顺利毕业,她本想前往巴黎留学,但夏之时执意让她返回四川合江。夏之时的家人看不起出身贫寒的董竹君,对她百般不满。但是董竹君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她对家中的长辈恭敬有礼,对同辈谦和礼让,还为全家准备了礼物。董竹君从进家门那刻起,她任劳任怨,一心操持家中的大小事。

董竹君的诚意感动了大家,家中为她和夏之时举行了隆重的婚礼。1919年,夏之时在四川派系斗争中跟错了人,被解除公职。夏之时灰心丧气,开始吸食鸦片,脾气也越来越坏。董竹君肺病避居的三个月,他竟然一次都没来看过她。面对困境,董竹君仍然自强不息,她开办了“富祥女子织袜厂”和出租黄包车的“飞鹰公司”。但后来由于经营不善,惨淡关门。此时同在屋檐下的两个人,已经形同陌路。婚后,董竹君接连生育四个女儿,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没有男丁简直奇耻大辱。而且夏之时厌恶董竹君作为女流之辈经常出去抛头露面。

1926年,董竹君的儿子出生了,但是他们夫妻的关系却并没有缓和,两人开始分居。1929年,董竹君在上海和夏之时正式签署离婚协议。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离开后,夏之时并没有履行协议,付给生活费,董竹君只好经常出入典当行。1930年,董竹君办起了小规模的群益纱管厂,但是在1932年,侵华日军进攻上海,遭到炮击,被迫停产。1935年3月15日,董竹君的锦江川菜馆正式挂牌营业。董竹君拥有敏锐的商业头脑,她结合上海人的口味将川菜进行大革新,少油、少盐、而且注重色香味俱全。

锦江饭店开门便是满堂红,上海滩青帮、洪帮的头面人物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都是这里的常客。南京及上海的军政要员也经常出入这里。卓别林访问中国时,在此品尝了香酥鸭子,赞不绝口。1936年,董竹君又办了锦江茶室。1940年冬,董竹君后来前往菲律宾,由于种种误会被困,后来在友人的帮助下才脱离险境。1945年初,董竹君回到上海,但锦江饭店已被代理人弄得面目全非。董竹君见机行事,方才化险为夷。新中国成立后,董竹君以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两店人员为班底,创立了锦江饭店。

董竹君将自己含辛茹苦16年所赚得15万美元全部奉献给了国家。她只保留郭沫若书写的《沁园春》词和一套文房四宝。1997年,与世纪同龄的董竹君,在她的住所接受《读书时间》栏目的专访。专访节目播出56分钟后,董竹君因患感冒不治去世,享年97岁。这位传奇女子在她的回忆录中,留下她一生坚韧不拔的信条: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改变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